专题讲座——唐代兵制变革历程再审视

上传时间: 2024-04-19   浏览:0

  2024年4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馆第六会议室举办了新一期学术讲座。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江隆乾老师应邀为大家做了题为《唐代兵制变革历程再审视》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李靓老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唐朝建立之初,继续沿用了自西魏、北周以来的府兵制,并在李世民期间发展到了顶峰。府兵帮助李唐夺取了天下,而后随着府兵制的崩溃,李隆基又实行募兵制,在为国家开边建功的同时,却又引发了安史之乱。

  在唐初,李世民继续实行府兵制乃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隋末天下大乱,豪强并起,拥众逾15万者,50余人。在此乱世之下,民间极为残破。李唐统一后,民生凋敝,天下户口大减。隋代开皇年间,全国870万户,到唐贞观年间,不足300万户。直至玄宗天宝十三年,达到900余万户,方才恢复到隋时水平。无论是由于户册的遗失,流民隐于山林,或是战乱导致人口下降。导致的事实均是唐朝执政者手中掌握的人口不足,相应的税收也少。在无人无钱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一支脱离农业生产的常备军。于是府兵制在唐初实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府兵制的特点在于兵农合一,是带有强制性,没有福利的,国家相对节省成本的军制,募兵制是国家承担费用,战斗力更强,自愿应征入伍且有报酬的一种军制。两种制度各有其优劣,适用于不同环境之下,李世民在使用府兵制的时候,得心应手,将该军制在他手中推向了顶峰,后李隆基改行募兵制,在开边建功的同时,却没能妥善处置其所带来的边帅坐大的局面。当然,从府兵到募兵的转变是逐步的,而不是一朝改变,前后经历了近30年。并且府兵制与募兵制并行了一段时间。募兵制招募来的部队为职业军人,为唐代开边拓土做出过贡献。但因李隆基给予了藩镇节度使过大的权利,导致边帅与部队常将常兵状态,且节度使总揽一方军事、行政、经济大权,严重削弱了中央对全国的掌控。与府兵制下府兵分散各地的情况不同,募兵一般是在所辖地域招募,相互大多认识,容易结成党羽,举旗起事。

  府兵制在唐朝晚期逐渐走向衰落并最终消亡,这一过程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对于唐朝以及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等叛乱和战乱使得唐朝政权陷入混乱和危机之中,这些动乱使得府兵制度无法有效应对大规模的叛乱和外敌入侵,使其在战争中显得力不从心。逐渐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和功能。唐代兵制变革的兴衰沧桑,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篇章中,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庞大王朝的崛起与沉浮,也勾勒出中国军事制度的千年变迁之路。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地址:青岛市九水东路588号 |  鲁ICP备20007371号-1 |  电话:0532-86661234  |  E-mail:hengxingszb@163.com | 邮政编码: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