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19-05-14 浏览:0人
五律挽戴安澜⑵将军
外侮⑶需人御,将军赋采薇⑷。
师⑸称机械化,勇夺虎罴⑹威。
浴血冬瓜⑺守,驱倭棠吉⑻归。
沙场⑼竟殒命,壮志也无违⑽。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词语注释
⑴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五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 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戴安澜:(1904——1942)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毕业后,曾参加北伐。在抗击日本侵华战争中,战功卓著。1939年任国民党第五军第200师师长,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42年3月,率第200师出师缅甸,协同英军对日作战。在孤军深入的情况下,指挥部队英勇奋战,重创日军,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率师返国途中,遭日军伏击,身受重伤,不幸牺牲。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198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⑶外侮:来自国外的侮弄。侮:欺负,侮辱。此指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御:抵挡。
⑷将军赋采薇:赋,朗诵。采薇,《诗·小雅》中有《采薇》篇,其诗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兵士久历艰苦,在回乡的路上又饱受饥寒。
⑸师:军队。此指戴所率领的国民党第5军第200师。
⑹虎罴:这里比喻凶猛的敌人。罴,见《七律·冬云》(罴)注。
⑺东瓜:即同古,缅甸南部重镇。
⑻棠吉:缅甸中部地名。
⑼沙场:即战场。竞:副词,竟然,表示有点出乎意料。殒命:丧命。
⑽无违:没有违背。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写作背景编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2月,日军为切断盟国援华物资的重要运输线――滇缅公路,向当时为英国殖民地的缅甸大举进攻。应英国政府要求,国民政府派遣远征军约十万人入缅作战。远征军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给敌人以重大打击。这次作战,远征军主力二零零师长戴安澜部奋勇搏杀,表现最为突出。5月,开始撤回国内。在撤退途中,戴安澜的部队遭到敌人伏击,戴安澜被流弹击中,身负重伤,不幸于5月26日殉国。噩耗传来,举国悲痛。同年秋。戴安澜将军追悼会在广西全州举行。国民政府特派代表李济深主持国葬仪式。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特送挽诗,对这位抗日有功的将领深表哀悼。这首诗根据1943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挽诗登记册刊印。另题为“海鸥将军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