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开讲啦 | ——秋日新征程,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上传时间: 2024-10-25   浏览:0

  10月2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秋日新征程,教授开讲啦”,新一期讲座在图书馆第六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杨福和教授带领全体马院教师深入探索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毛泽东在对外开放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些重要思想,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他这方面的思想没得到成功实践。邓小平在吸取这些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实现了革新与超越,并在实践中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考察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会发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首先是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精华的吸取,两者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对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透彻了解和把握,大胆突破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上的局限,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

  首先,关于对外开放的地位。邓小平吸取了毛泽东思想,并通过对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论述,将对外开放上升为新时期的基本国策。经历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洗礼的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知道闭关自守对中国的危害,就懂得现代世界已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道理,他认定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同世界各国有广泛的联系,取得国际援助,同时对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他主张对外开放。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但是,因为对对外开放重要性认识不够,仅把它作为一般的方针政策。因此,形势一有变化,就动摇了对这一政策的坚持和实施。邓小平在正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邓小平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阐明了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因此,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

  其次,关于对外开放的范围和内容。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邓小平主张“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是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它们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及资金,都可以拿来为我国的建设服务;苏联和前东欧国家,他们的经济发展和我国的互补性很强,同他们的合作也有文章可做;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发展与他们的经贸关系有利于我国扬长避短,加速发展。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还应勇敢地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不能只满足于自产自销,自给自足,只满足于国内市场上的“三分天下有其一”,也不能只满足于把国外的东西引进来,还应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甚至搞跨国公司,与洋人一争高下。 再次,关于对外开放的原则。邓小平创造性地发扬了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等重要原则。邓小平提倡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更不是搞全盘西化的科学论断。这一内涵丰富,充满哲理的辩证分析,是对毛泽东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在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重要原则的同时,邓小平还强调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相统一的原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原则。

  最后,关于对外开放的格局。邓小平超越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浓郁的政治色彩,科学地创建了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毛泽东的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毛泽东所主张的对外开放,不仅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且在经济上的对外开放也仅限于是做生意、接受贷款、进行技术交流等,而不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的理论为指导,以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为基础,大胆突破,科学地制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采取了由点到线、由南到北、由东到西逐步发展的方针,创建了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

  回顾这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多是根据邓小平的指导思想进行,这是适当的。但改革开放还没有完成,证明了它遇到的阻力还相当强大。这种阻力来自既得利益者。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高质量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可见意义之重大!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地址:青岛市九水东路588号 |  鲁ICP备20007371号-1 |  电话:0532-86661234  |  E-mail:hengxingszb@163.com | 邮政编码: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