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开讲啦 | 京剧-古老的文化传承

上传时间: 2023-09-22   浏览:0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距今发展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展现出中国几千年东方艺术的魅力。

  9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开讲了”系列第三期讲座在图书馆第六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王茂桐以“京剧-古老的文化传承”为题,通过讲解京剧的艺术地位、京剧艺术的特点、京剧艺术的门派、京剧艺术的行当、为何称京剧国粹,为马克思主义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现在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形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展现出独特的情感表达。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打击乐伴奏为主(鼓板、大锣、铙钹、小锣)。

  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每一折戏、每一张脸谱,其背后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

  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选材广泛,剧本的表现形式多样。传统剧目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既融入了中国哲学、文学、音乐等多种元素,又表达了对人生、人性、社会、国家的看法和态度,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红鬃烈马》
  就文化而言,京剧本身具有相当的教授作用,从文学剧本到舞台风貌,从音乐体制到演唱技巧,从人物化妆到舞台布置,从文戏到武戏,花雅各艺术剧种都分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京剧艺术恰恰是国家推崇“文化自信”、大力支持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体现了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积淀。京剧在文化变革之中发扬光大,也让传统文化步入到现代化阶段,其蕴涵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无不给予广大教师深刻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地址:青岛市九水东路588号 |  鲁ICP备20007371号-1 |  电话:0532-86661234  |  E-mail:hengxingszb@163.com | 邮政编码:266100